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有:1.国际货物运输 2.外贸商品储存 3.进出口商品装卸与搬运 4.进出口商品的流通加工与检验 5.商品包装。

1、国际货物运输
国际货物运输是国际物流系统的核心,创造物流的空间效应,通过国际货物运输实现商品由发货方到收货方的转移。
国际货物运输是国内货物运输的延伸和扩展,同时又是衔接出口国和进口国货物运输的桥梁与纽带。相对于国内货物运输来说,国际货物运输具有路线长、环节多、涉及面广、手续繁杂、风险性大、时间性强、内外运两段性和联合运输等特点。
2、外贸商品储存
外贸商品流通是一个由分散到集中,再由集中到分散的流通过程,储存保管克服外贸商品使用价值在时间上的差异,创造商品的时间价值。
外贸商品的储存地点可以是生产厂成品库,也可能是流通仓库或国际转运站点,而在港口、站场储存的时间则取决于港口装运系统与国际运输作业的有机衔接。
3、进出口商品装卸与搬运
在物流系统中,装卸搬运主要指垂直运输和短距离运输,其主要作用是衔接物流其他各环节的作业。
货物的装船、卸船、商品进库、出库以及在库内的搬、倒、清点、查库、转运、转装等都是装卸与搬运的重要内容。
4、进出口商品的流通加工与检验
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检验与加工,不仅可以促进商品销售,提高物流效率和资源利用率,而且还能通过加工过程保证并提高进出口商品的质量,扩大出口。
流通加工既包括分装、配装、拣选等出口贸易商品服务,也包括套裁、拉拨、组装、服装烫熨等生产性外延加工。
进出口商品的检验是对卖方交付商品的品质和数量进行鉴定,以确定交货的品质、数量和包装是否与合同的规定一致的过程。
5、商品包装
在国际物流系统中,商品包装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商品、便利流通、促进销售。
在对出口商品包装进行设计及具体包装作业中,应将包装、储存、装卸搬运、运输等物流各环节进行系统分析,全面规划,实现现代国际物流系统所要求的“包、储、运一体化”,从而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率。